2025年4月16日,由上海市建設協會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促進中心主辦的“AI與建筑——人工智能對建筑行業的挑戰與機遇”專家學習交流活動在上海建工四建集團報告廳成功舉辦。上海市建設協會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促進中心主任委員、上海建工集團副總裁唐雄威,上海市建設協會副秘書長、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促進中心秘書長李娟娟出席會議。本次活動匯聚上海市裝配式建筑專家、長三角區域智能建造領域領軍企業代表及行業技術負責人近百名嘉賓,共同探討人工智能驅動建筑行業轉型升級的新路徑。上海市建設協會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促進中心副秘書長樊惠敏主持會議,上海建工四建集團副總裁、總工程師黃軼致辭。在學習交流會后,唐雄威主任委員組織并主持召開了2025年中心專委會第一次工作會議。
【亮點一】聚焦前沿——主題報告亮點紛呈
會議圍繞智能建造技術體系、AI應用實踐、標準建設等核心議題展開:
1.行業前瞻
上海建工集團信息總監余芳強提出“AI+施工”雙輪驅動模式,強調數據融合與智能決策對工程全周期管理的革新價值。
2.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智能建造工作委員會秘書長程志軍聚焦《智能建造評價與標準體系建設》,呼吁建立長三角一體化標準框架,推動行業規范化發展。
3.中億豐集團分享“AI大模型+機器人”協同應用案例,展示蘇州某超高層項目中AI驅動的自動化施工與風險預警系統。
4.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孫大明深度解析浦東機場T3航站樓智能建造實踐,揭秘BIM+AI在復雜鋼結構施工中的高效協同。
5.跨界融合
三一筑工馬云飛提出“裝備智能化+建造數字化”生態戰略,推動工程機械與AI深度融合。
上海建工裝飾集團管文超發布裝飾行業首款AI深化設計工具,實現施工圖自動化生成與優化。
上海建工四建集團工程研究院技術總監張波,通過分享四建集團智能施工裝備打造歷程,切實地解決現有施工現場問題。
【亮點二】協同共進——長三角專家共話未來
在下午的專家交流環節中,行業專家們圍繞“AI與建筑設計”“人才培養與技術適配”等議題展開熱議,提出以下共識:
1.地下室預制探索
錦蕭構件參與的裝配式整體地下室項目,對材料和人員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拓展了未來的建筑工業化應用場景。
2.技術路徑
AI需與建筑工業化、綠色化協同發展,避免“為智能而智能”。
3.政策建議與生態構建
完善區域性標準與數據共享機制,破解跨企業協作壁壘。建立智能建造應用生態,拓展應用場景,提升質量,加速技術從實驗室走向工地。
【亮點三】信息發布——智能建造與建筑機器人創新實踐工作動員
在本次會議上,上海市建設協會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促進中心副秘書長陳一凡宣布了《關于開展智能建造與建筑機器人創新實踐工作的介紹》并做了動員,面向全市征集智能建造與建筑機器人的創新工作,分為創新技術/產品、創新實踐場景實驗室、創新實踐基地三大類。此項工作旨在打造可復制推廣的標桿項目,加速技術成果轉化,請大家持續關注后續工作動態。
【亮點四】現場直擊——智能建造技術展廳引關注
會間,四建集團智能建造技術展示廳開放觀摩,集中呈現AI巡檢機器人、3D打印建筑構件、智慧工地管理平臺等20余項前沿成果,直觀展現“數字孿生”技術在施工管控中的落地應用。
【亮點五】與時俱進——數字人技術精彩亮相
興邦建筑王俊專家不能親臨現場,通過AI數字人現場交流了他的學習體會,AI數字人表達自然流暢,形象生動逼真,給現場的專家們帶來了視覺和聽覺的沖擊。AI技術已經日新月異,AI時代已經如歷史的車輪滾滾而來,勢不可擋,讓我們張開雙臂盡情擁抱吧!
本次專家學習交流活動以“AI+建筑”為切入點,深度鏈接技術研發與產業需求,為長三角智能建造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未來,上海市建設協會將持續搭建交流平臺,推動標準共建、場景共創、生態共榮,助力建筑行業向“智慧建造新時代”邁進。最后,促進中心秘書長李娟娟認為,上海市裝配式建筑發展離不開專家委員會的付出,感謝各位專家做出的貢獻宣布本次專家學習活動圓滿結束。
來源:上海市建設協會